抚仙湖青鱼阵之谜

鑫园
2018-08-08

每当艳阳高照,风息浪平的时节,抚仙湖岸常常会出现成百上千尾土著青鱼齐聚一起。

640.webp.jpg

俯瞰抚仙湖

湖面呈现一片墨黑色,鱼头攒动,鱼的脊背依稀可见,领头的一般个头较大。

2.jpg

抚仙湖青鱼阵

这些青鱼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又像个圆圈,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而有大条的青鱼跃出水面,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形成壮观青鱼阵势,但凡见识过抚仙湖“青鱼阵”的人,无不为它的神秘而津津乐道。

抚仙湖地竖龙宫,青鱼集阵拜龙王

康熙《江川县志》记载:“饮虹桥,在抚仙湖中。旧有大小两孤山,好事者冶铁为桥,跨两山之间,如虹饮然,故名。一夕风雨交作,桥与小孤山失所在,大孤山独存。”

640.webp (1).jpg

抚仙湖孤山岛 李江/图

这“风雨”是什么呢?这桥系何人建,何时建,长多少、宽多少,高多少,式样如何,桥与小孤山沉入湖中的时间、原因,这些都成了千古之谜!

640.webp (2).jpg

青鱼阵

每年的夏秋时节都能看到孤山东南水域大约一两百亩的水面,黑压压一大片,是成千上万条大青鱼,一动不动,像是广场聚会;一会按一定方向几列纵队缓缓前行,像是在游行,有大鱼在前,鱼们前呼后拥,像是帝王出巡一般。

640.webp (3).jpg

抚仙湖里的青鱼

传说鱼王外出游玩时,不小心钻进大孤山没能出来,鱼群为救鱼王一起撞向孤山,没能撞倒困住鱼王的大孤山,却撞倒了小孤山,此后鱼群每年都到大孤山给鱼王朝拜,形成声势壮观的青鱼阵。

周县令舍身力保太平,当地百姓祭奠引鱼群

关于青鱼阵的形成,有这样一段悲壮的爱国故事。民国《江川县志》记载,顺治五年( 1648年),庄烈帝殉稷后,天下纷纷,盗贼蜂起,民不聊生。

640.webp (4).jpg

张献忠(画像)-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

冯双礼(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将,为大西五军都督之一)带兵数千到江川县,驻扎征粮苛刻人民,江川县令周柔强无可奈何,带绅民三千人前往孤山躲避。

640.webp (5).jpg

冯双礼(画像)-明末农民起义军,大西五军都督

周县令殿后,让百姓们先走,不幸被冯双礼活捉,周县令拒不投降,并大骂贼寇,冯双礼羞怒之下将他杀害。

640.webp (6).jpg

孤山岛 舍身崖

百姓们听闻周县令被杀害,加之国破家亡,效死无门,愤不欲生之下,三千人不约而同的赴南崖蹈水而死。从此后人便将孤山到南崖称之为“舍身崖”。 不久之后孤山建筑便被冯双礼毁尽。

640.webp (7).jpg

隐隐约约的青鱼阵奇观 鲁宇恒/图

此后每逢农历七月十五,人们都要来这里祭奠祖先,抛撒祭品,久而久之,这里的青鱼特别多,形成阵势,原来青鱼都是一群“吃货”。

6 (3).jpg

青鱼阵 鲁宇恒/图

此后多年,百姓一见到庞大的青鱼阵,就想起他们的父母官县令周柔强,仿佛又看到舍身的父老乡亲们的音容笑貌。人们如同祭祀屈原一样,一边施舍食物,一边和鱼对话,青鱼阵中的鱼仿佛真的是那三千土民所化,见人不惊,仿佛那是它们永恒的亲友。

6 (2).jpg

抚仙湖边大榕树 向玉明/图

抚仙湖湖岸线有许多野生大叶榕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七八月份正是树上果子成熟坠落的时节。鱼洞工作人员发现,在观景台的下方经常有青鱼成群结队地来吞食湖岸野生大叶榕掉落水中的果实。于是,鱼洞的工作人员将每天坠落在地上的果子收集起来,定点投放在观景台下方,就这样,来享用美食的青鱼越来越多,形成了青鱼阵。

6 (1).jpg

孤山景区 刘贵能/图

如今在抚仙湖西岸的孤山景区、明星鱼洞等地,每逢风平浪静的时候,都会频频出现青鱼阵奇观。

抚仙湖鑫园假日酒店

订房电话:0877-8088777
13987763026
15758030986
地址:抚仙湖阳光海岸景区里面

抚仙湖鑫园农家院
订房电话:0877-8551126
13987794478
15096709078
地址:抚仙湖阳光海岸景区(瑞文花园 对面)

分享